摘要:對高速公路BOT項目可行性進行評價,對于規范我國高速公路建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從平衡計分卡4個維度出發構建評價指標體系;第二,用模糊三角數和ANP方法確定指標權重;最后,用模糊評價法對指標進行打分,并結合權重算出總得分。研究結果表明:此評價模型,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可靠性,可以為今后的高速公路BOT可行性評價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高速公路;平衡計分卡;FANP;BOT
1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高速公路的建設變得愈加重要。BOT融資有效解決了政府建設資金不足問題,促進了我國高速公路事業的發展。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各級政府部門不能很好的對高速公路BOT項目可行性進行有效的分析與評價,以至形成了很多爛尾工程和形象工程[1]。因此,高速公路BOT項目是否合理,是否能順利完工,會產生了多大的社會效益,這都是需要我們去分析和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國內對高速公路BOT可行性的研究相對較少,研究重點多集中在投資效益方面,對人民群眾的需求和項目的可持續性沒有足夠重視。范志清,孫慧,任政旭等,從社會效益、社會影響、社會適應性,社會公平性四個方面對社會效益進行了評價[2];孫潔等從平衡積分卡角度考慮對高速公路BOT項目的績效進行了定性的描述[3];劉瑞超,丁四保,王成新,孫京姐等用DEA方法對高速公路對區域發展影響的評價體系研究[4]。但他們多是孤立的來分析問題,并沒有從項目整體角度來考慮指標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動態變化。而現實中,高速公路BOT項目可行評價,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工作,它涉及到定量和定性指標的評價,這些指標之間相互影響,而且處在不斷變化之中,人們對它的評價往往不是簡單的好與不好,而是采用模糊語言分為不同程度的評語[5-6]。因此在參考相關研究[7-11]的基礎上,以平衡計分卡(BSC)為基礎構建系統評價指標體系,用模糊網絡評價法(FANP)對高速公路BOT項目可行性進行綜合評價。
2可行性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是進行項目可行性評價的首要環節。目前我國的高速公路BOT融資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第一,是把主要的注意力都放在項目的成本和收益方面,對項目的社會效益、環境等方面的影響缺乏足夠重視。第二,所選取的指標大多是通過專家進行選取的,而較少爭取當地居民的意見,這可能會脫離民生項目本來的目的。第三,政府部門缺少合理的評價體系,對項目的建設帶有很強的主觀性,有些項目是領導為提升政績,而搞的形象工程,違背了人民群眾的意愿,給國家資源造成了極大的浪費?;谝陨显虮疚慕⒘嘶贐SC的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本文依據平衡計分卡模型,設立了顧客維度、內部業務流程維度、財務維度和學習與成長維度四個準則維度,以及15個評價指標[12-14]:內部業務流程維度。在國內許多公路建設中,出現了許多爭執問題和爛尾工程,通常都是因為工程技術水平較低或者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因此對工程建設單位自身的管理和技術水平的衡量便顯得至關重要。在綜合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提出了關于內部業務流程維度的5個評價指標即建設能力、項目管理能力、風險應對能力、項目界定能力和項目規劃能力。建設能力、項目管理能力、風險應對能力能夠保證項目按時、按質完成;項目界定能力和項目規劃能力是項目有效性的重要保證。
學習與成長維度,即可持續發展方面??沙掷m發展是指既能滿足當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孫后代滿足其需要之能力的發展,其目標是保持社會具有長時期持續性的發展能力。高速公路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是指保護生態環境,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不以削弱子孫后代為代價,能夠在長時期內穩定發揮建設項目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的發展。因此本文通過經濟影響、社會影響、生態環境影響3個指標來評價其可持續性。
財務維度。高速公路前期贏利性較弱,但后期盈利性較好,長期利潤率十分可觀,一般靜態投資回收期在6-10年,動態投資回收期一般在15年-20年左右。雖然盈利不是修建高速的根本目的,但是政府部門只有在保證參與BOT的私人部門切實利益的前提下,他們才會更加積極的加入進來。因此,在閱讀財務分析相關文獻的基礎上,選取了凈資產收益率、成本效益、投入總額、收益總額4個指標來分析財務維度的狀況。
顧客維度,即民眾方面。高速公路修建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因此民眾評價是整個社會效益評價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項目建設單位,政府部門和評價單位與人民群眾的一種雙向交流。通過公眾的評價,可以真正了解人民群眾所關心的問題,可以幫助政府部門制定其實可行的改進措施,使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發揮更長遠的效益。本文在研究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總結出了3個民眾方面的指標出行便利度、群眾支持、群眾需求度。支持度可以衡量群眾對修建高速公路的態度如何;群眾需求度可以了解群眾對公路的需求的迫切程度;出行便利程度旨在了解修建高速公路對群眾能發揮多大的效用。
該評價指標體系價值體現在:一是以民眾感受列為評估對象,突出了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二是四個維度的準則形成了相互平衡的循環體系,可以更好的統籌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三是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保證了評價結果的合理性。
3模糊網絡評價法介紹
3.1三角模糊數
三角模糊數(triangular fuzzy numbers)常記為M(l,m,u),其中(0<l≤m≤u),參數l和u,分別為M所支撐的下界和上界,m為M的中值,其隸屬度函數可表示為
式中:x為模糊變量在論域中的可能值變量。三角模糊數使用過程中,其模糊評語變量與對應的模糊關系如表2所示:
3.2網絡分析法(ANP)
ANP是由T.L.Saaty教授于1996年提出的一種用于分析復雜系統和進行科學決策方法,是對AHP分析方法的深化和發展。該方法是通過把所要分析系統的元素分為控制層和準則層,控制層包括目標和準則,準則之間是相互獨立的,并且所有準則僅受目標元素控制,控制層中允許沒有準則,但是必須有目標。網絡層由元素組構成,這些元素組受控制層支配,元素組之間相互影響構成一種網狀結構。
在系統評價方法中,最先使用AHP方法的居多,但是它只考慮上層因素對下層因素的決定作用,同一層因素之間是相互獨立的,ANP有效解決了AHP的不足。隨著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員認為,如果在網絡分析方法中,運用三角模糊數來確定隸屬度,將模糊評價量化,可以對系統做出更精確評判。因此。專家們提出了基于ANP的模糊網絡分析模型,并給出了該模型的計算方法,FANP是對不確定性和模糊性的深入,能把模糊問題定量化的一種評價方法。
3.3模糊偏好法(FPP)
采用FPP方法來計算,主要分為兩部分進行:第一部分,用三角模糊數表示項目之間的兩兩判斷比較,然后解出準則下的向量排序[15-16]。具體步驟如下:
式中:l為專家評判的最大可能值;u為最小值可能值;m為最可能值;wi、wj為第i、j個評判指標的權重。當wi/wj≤lij或wi/wj≥uij時,隸屬函數值uij為負,說明評判矩陣一致性較差;當wi/wj=mij時,uij取最大值1,說明評判結果完全符合要求。
運用FPP方法解權向量基于下面兩個假設:
利用matlab軟件求得最優解為(w*,λ*),w*為可行域中隸屬度最大的權向量,λ*是衡量評判矩陣一致性的指標。λ*>0表示一致性較好,λ*≤0,表示一致性較差。
4高速公路BOT項目可行性評價評價案例分析
本文以西部某省未來高速公路BOT建設為例,來驗證所提出模型的可靠性。為了得到合理的評語,特地邀請10名專家組成專家小組,對指標進行評判;向當地居民發放了100份問卷,調查群眾意見,問卷回收量95份,有效量90份。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建立社會效益評價指標體系,識別上下層之間的支配關系以及元素組間的相互影響關系。
第二步:對準則和指標進行兩兩對比,依據專家意見建立評判矩陣。表3為財務維度C3準則下,專家對指標投入總額C31、收益總額C32、成本效益C33、凈資產收益率C34的評價意見。
第三步,依據FPP方法,求評判矩陣局部權重。根據式(7)公式,利用matlab軟件可求得表3中關于財務維度的最優解為:w1=0.088,w2=0.483,w3=0.272,w4=0.157。同理可求得其他判斷矩陣的解。
第四步,根據準則/指標的網絡關系,可求得未加權超矩陣。
第五步,將未加權超矩陣進行列歸一化,建立加權矩陣。
第六步,將加權超矩陣自乘,若干次后得到穩定極限超矩陣,如圖1所示。任選擇其中一列作為具有網絡關系的準則/指標的權重。
第七步,求出每個評價指標的綜合權重W,并進行歸一化得到W'。
第八步,根據項目的評分和指標的權重,計算出項目可行性評價的總得分,如表4所示。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D表示社會效益評價的最終得分;pj表示第j個準則的權重;ADkj表示考慮相互影響時第k個指標在第j個準則下的權重;AIkj表示不考慮相互影響時第k個指標在第j個準則下的權重;Skj表示高速公路BOT項目可行性評價在第k個指標和第j個準則下的得分;kj表示指標集;J表示準則集。
5結論
高速公路建設是一項重要的民生項目,它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對其評價要全面考慮,不僅要看到當前的影響,更要預見其對未來的影響。BSC FANP模型運用BSC構建指標的全面性特點以及FANP能夠有效處理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復雜問題的特點[17],從評價指標的關聯性和整體性出發,將高速公路BOT項目可行性評價的復雜關系進行定量化分析,使評價更為合理。研究不足之處在于評價指標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反饋關系具有一定主觀性,如果結合ISM模型進行分析,會得到更客觀的評價結果。(本文2017年發表于《系統科學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