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工程咨詢行業國家標準制定工作正式啟動—— 我國工程咨詢用語將有統一標準
2018-12-18
來源:PPP導向標 趙超霖
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趙超霖報道 11月14日上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司主辦、中國工程咨詢協會和中國設備監理協會協辦的“《工程咨詢 基本術語》國家標準制定推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政府部門、行業組織、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新聞媒體等方面的代表近80人參加了會議。
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司副司長韓志峰在會上指出,工程咨詢行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導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投資建設決策與實踐活動中,為各類投資者和政府部門提高投資決策科學化水平、保障和提升工程質量、發揮投資效益,乃至優化重大布局、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智力支撐。
他強調,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提出要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適應改革形勢,國務院決定取消工程咨詢單位資格認定行政許可事項,國家發展改革委于11月6日及時出臺《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對工程咨詢單位和從業人員管理、加強行業自律和監督檢查提出了明確要求。
韓志峰表示,標準化是提升行業管理規范化、科學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啟動《工程咨詢 基本術語》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目的就是運用標準化的手段,通過對概念的嚴格定義,選擇或確立最恰當的術語,規范工程咨詢用語,建立工程咨詢行業統一、權威的基礎性通用標準。“這將有利于提高工程咨詢從業人員職業素質,提高咨詢成果質量,提升工程咨詢行業的整體實力,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也是我們在工程咨詢行業管理中具有開創性的一項工作。”
對《工程咨詢 基本術語》國家標準制定工作,韓志峰提出了4點要求:一要牢固樹立適應新常態、新要求的新咨詢理念,加強工程咨詢理論方法和技術創新研究,推動創新研究成果的應用,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符合國際慣例的工程咨詢理論方法創新體系;二要樹立工程咨詢服務全產業鏈意識,促進工程咨詢全面、協調發展,使標準能夠體現我國工程咨詢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的內容,適應全過程、全方位工程咨詢服務的需要;三要體現質量至上的意識和理念,形成追求質量、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圍;四要體現國際意識,為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服務。“要進一步加強與FIDIC(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等相關國際組織的交流,充分利用國際工程咨詢行業交流平臺,加快熟悉國際規則,使我們的標準與國際接軌,達到用標準連接世界的目的,為有效參與國際競爭,推動工程咨詢服務出口,實現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協調發展作出應有的努力。”
會上,全國設備監理工程咨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介紹了《工程咨詢 基本術語》國家標準的編制背景、目的、原則及總體計劃。據悉,該項標準將于2018年12月完成制定并形成報批稿。(本文于2017年發布)
免責聲明:
1、工程項目管理界發布的所有資訊與文章是出于為業界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瀏覽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其他網站和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或原發布媒體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本站,我們將在兩個工作日內進行刪除或修改處理。敬請諒解!
-
延伸閱讀:
-